
追覓正處在外界愈發聚焦地審視之下!
9月4日,追覓科技在上海召開全品類發布會,發布了30余款新產品。除了傳統業務掃地機器人、洗地機等清潔電器品類外,冰箱、廚電、空調、電視等大家電產品也悉數亮相。
這場發布會仿佛是追覓科技向外界宣告“全面擴張”的宣言,將其跨界布局的野心徹底發布出來。
事實上,進入2025年,這家以清潔電器起家的科技企業,已相繼官宣進軍大家電、無人機、甚至造車等多個領域,追覓科技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打破業務邊界,不斷吸引著行業的目光。
為何作為清潔電器龍頭的追覓科技,要主動跳出“舒適圈”開啟跨界新征程?在巨頭環伺的新領域,追覓又能否復制清潔賽道的成功?追覓的跨界探索,既是自身的“破局之戰”,也成為外界觀察科技企業轉型的一個樣本。
清潔電器賽道“龍頭”,開啟全面擴張
在清潔電器賽道,追覓科技早已憑借過硬的產品力站穩腳跟,成長為行業“領頭羊”。據奧維云網數據統計,2024年1-12月,追覓科技產品零售額份額占比達16.2%,成為中國線上市場清潔電器市場份額最高的品牌,顯示出向超級巨頭發展的趨勢。
當清潔電器業務進入穩定增長期,追覓科技的野心并未止步。在鞏固現有優勢賽道的同時,其目光開始投向更廣闊的市場。
進入2025年,追覓科技動作不斷,從進入大家電,到組建無人機團隊,再到后來的造車……這家掃地機龍頭企業,已然按下了全面擴張的加速鍵。
今年3月,追覓科技宣布進軍大家電領域,推出空調、冰箱、洗衣機、智能廚電等智能化產品,向全屋智能生態戰略邁進。
8月20日,追覓科技宣布進軍無人機業務,組建專業研發團隊,試圖在中國的低空經濟市場中分一杯羹。知情人士透露,目前該項目已有來自大疆、美團等多人加入。不同于大疆,追覓科技無人機項目的前期運作模式偏向于電商,會選擇“貼牌”搶市場,后續再走技術自研。
就在宣布無人機業務啟動的數天后,8月28日,追覓科技又正式官宣造車。公司還稱計劃在2027年推出首款車型,定位為超豪華純電產品。其稱將持續長期投入汽車領域,目前已經組建了近千人的造車團隊,且在持續擴張。
對于追覓密集的跨界動作,輿論場上的聲音呈現明顯分化。有網友認為:“追覓做電機、算法、智能感應這些技術確實厲害,聽說高速數字馬達和智能感知算法跟智能汽車的電機控制、環境感知挺相通的,跨界說不定真能‘取長補短’?!?br >
也有網友提出質疑:“追覓選擇造車的時機,恰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從野蠻生長轉向存量廝殺的轉折點,這么競爭激烈、重資產的行業還有新人進入,真是頭鐵?!?br >
跨界背后:增長焦慮與多重挑戰
頻繁地擴張動作背后,或許是追覓科技對新增長點的迫切需求。
盡管從當前業績來看,追覓的清潔電器業務表現依舊亮眼,2024年1-5月全球銷售額同比激增178%,但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已是不爭事實,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中國清潔電器市場增速已從2020年的28.9%放緩至2024年的15.6%。
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,若想繼續維持此前的高速增長態勢,追覓必須為自身尋找新的增長曲線。而向大家電、無人機、汽車等領域跨界布局,無疑是其探索新增長點、突破增長瓶頸的重要嘗試。
然而,跨界并非是一個輕松地命題。從清潔電器延伸至大家電、無人機領域,尚可看作是核心技術的“平行遷移”——畢竟三者在智能算法等底層技術上存在一定的共通性;但造車這件事,對追覓而言堪稱一次“量級跨越”,無論是技術難度、資金投入還是行業門檻,都遠高于此前的業務領域。即便僅看無人機與整車制造兩大新領域,追覓也面臨著多重挑戰。
首先從技術層面來看,不同行業的技術體系存在巨大差異,雖然追覓在部分核心技術上具有優勢,但要將這些技術成功適配到無人機、汽車等產品中,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發與調試工作,這對其技術整合能力與研發投入提出了極高要求。
其次在市場競爭方面,無人機與汽車領域早已是巨頭林立。無人機市場有大疆這樣的絕對領導者,其在技術、品牌、市場渠道等方面都具有壓倒性優勢;汽車市場更是競爭激烈,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能源車企,都在積極布局高端市場,追覓作為行業新入局者,要想在市場中脫穎而出,難度較大。
此外,品牌認知度也是追覓跨界過程中難以回避的難題。長期以來,在消費者心中,追覓的品牌形象始終與“清潔電器”深度綁定,形成了固定的認知標簽。如今要推出無人機、汽車等與原有業務差異極大的產品,如何打破消費者的固有認知,建立起新領域的品牌信任,還需要進行長期的品牌建設與市場教育,這無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資源。
追覓科技從清潔電器龍頭到多元跨界,每一步都充滿了機遇與挑戰。未來,追覓能否在新領域復制其在清潔電器賽道的成功,構建起覆蓋多場景的多元化科技企業生態,仍需時間給出答案。
無論最終結果如何,追覓此次主動跳出“舒適區”的跨界探索,都為中國科技企業的增長路徑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借鑒。